由于益生菌飲品在國際上很流行,為了迎合消費需求,許多乳品廠家開始涉足這一領域,相繼推出含乳酸菌的乳制品或飲料。在市面上,消費者隨處可見各種品牌、各種菌種的乳品或飲料都在包裝突出了菌種的名稱。近日,記者走訪廣州各大超市的乳制品專柜看到,多個品牌的酸奶都在配料中標明添加了的菌群名稱。
如“AB100”、“BE80”、“LGG”、“BB-12活性雙歧桿菌”、“龍根B菌”、”雙歧因子”等,而有些廠家就直接標注菌群數量,有的標注每千克20億個,有的則為每千克40億個。
有業內人士指出,目前市場上益生菌產品名目繁多,概念混亂,標簽失實。有的產品過分吹噓、有意夸大產品功能;有的產品在名稱上故意混淆視聽,明明不含有活性乳酸菌,卻標明是活性菌產品。也有廠家宣傳它們對改善腸道的突出作用。
對益生菌相關知識的欠缺使不少消費者頗為疑惑。記者在乳制品專柜做隨機采訪時了解到,大部分消費者購買酸奶時會將益生菌作為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,但是并不知道各種菌群之間的區別。
“益生菌有改善腸道功能的作用,所以我買酸奶時會看它有沒有添加益生菌,但是對于各種菌群的作用是否像廠家說的那么好就比較迷惑。所以我一定會選擇知名企業的產品,”市民陳女士表示。記者在隨機采訪過程中了解到,很多消費者都和陳女士一樣存在著這樣的疑惑。